出席明報香港新坐標論壇 倡建場地勤交流用科技育人才 李家超:4方向推動「藝文創」新引擎

【明報專訊】中央政府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特首李家超昨日出席《明報》舉辦的「香港新坐標—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稱藝術、文化與創意產業是本港經濟「新引擎」,政府將從四大方向推動,包括建立世界級場地、加強與內地及海外藝文機構交流合作、鼓勵業界善用數碼科技,以及培育人才。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則說,配合十四五規劃,將發展香港成為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該局成立後的重點工作,又稱透過推動文化交流,「說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

明報記者 鄭啟智 鄭律銘 鄧佾文

論壇昨晨於新落成的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演講廳舉行,特首李家超、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文體旅局長楊潤雄、西九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等均有出席。

出席明報香港新坐標論壇 倡建場地勤交流用科技育人才 李家超:4方向推動「藝文創」新引擎
《明報》「香港新坐標—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昨在故宮文化博物館演講廳舉行,特首李家超等嘉賓出席及參與,論壇前眾人大合照。(馮凱鍵攝)

李:投放更多資源於藝術科技 返內地辦「香港周」

李家超致辭時表示,藝術、文化與創意產業蘊含龐大社會價值,是本港經濟「新引擎」。他稱,政府正循四個方向發展香港成為「文化之都」,包括加強與內地及海外藝術文化機構交流合作。他說,香港將積極籌辦大型國際會議和論壇,增加本地藝術家和世界各地藝團交流的機會,其中今年12月會舉行亞洲文化合作論壇及博物館高峰論壇。另外,本港會加強與內地文化交流合作,例如在內地各省市舉行「香港周」展示本港文藝成就,亦會與大灣區城市合作,為本地藝團提供更多演出機會。

李家超指出,政府將會投放更多資源於藝術科技,鼓勵文化和創意業界善用數碼科技,並提升康文署轄下演藝場地設備。政府也會積極培育藝術行政、藝術科技和文物修復等多個範疇的人才,並聯同西九管理局、香港演藝學院、藝發局、香港藝術中心等單位合作推進人才培育。

出席明報香港新坐標論壇 倡建場地勤交流用科技育人才 李家超:4方向推動「藝文創」新引擎
特首李家超在論壇中表示,下月會發表他首份《施政報告》,現正諮詢公眾,期待藝文界領袖就推動本港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出謀獻策。(馮凱鍵攝)

料東九文化中心明年啟用 稱西九具條件成灣區文化樞紐

硬件方面,李家超提到政府會逐步建立世界級文化設施和空間,其中西九文化區將發展成香港最大型文化建設集中地,他認為有條件成為大灣區文化樞紐。他續說,位於九龍灣的東九文化中心可望於明年分階段落成啟用,連同預計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分期竣工的啟德體育園,他期望與西九文化區產生協同效應,讓香港成為全國首選的國家級文物及藝術品展出地和表演、藝術、文化、旅遊中心。李家超並稱,期待文藝業界就《施政報告》向政府發表意見。

出席明報香港新坐標論壇 倡建場地勤交流用科技育人才 李家超:4方向推動「藝文創」新引擎

楊潤雄:需讓文藝界產業化「走出去」

楊潤雄則提出發展路向,稱要有多元及高水平的文化藝術展覽及表演,才能有條件稱得上是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又稱香港要發揮獨特優勢,要匯集中外文化、推動中外協作。他亦提及硬件,除了東九龍文化中心,亦在粉嶺興建新界東文化中心及在天水圍興建文物修復資源中心。他說東九文化中心會成立名為「創館」的試驗場和藝術科技學院,系統地培訓人才以及製作藝術科技節目。楊表示,政府會透過文化藝術平台促進合作,讓業界產業化及「走出去」,也會協助本地文藝界為作品尋找市場和建立產業鏈。

文藝界:要當藝術交流中心 港有不少強勁對手

除了主題演講,昨日多名文藝界嘉賓及業界代表參與專題論壇,各人就政府的文化撥款政策、扶助藝團發展等各方面,提出意見及批評。有與會者提及,韓國、日本等地早推出國策推動產業,如韓國K POP早已走出國際,而鄰近的深圳亦提出發展多個文創基地,不少佔地比西九文化區大,稱香港要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面對不少強勁對手。本報下周會以專題形式,詳細報道論壇內容。

出席明報香港新坐標論壇 倡建場地勤交流用科技育人才 李家超:4方向推動「藝文創」新引擎

盧新寧冀港金融文藝並重 比肩紐約倫敦

【明報專訊】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昨日在《明報》「香港新坐標—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中致辭時,以香港、美國紐約及英國倫敦為例,稱三地同為金融中心,香港與兩城市差距除了金融市場規模,也包括文藝發展。香港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不會分散香港創科、金融的發展,反有助提升總體競爭力。

盧新寧提及國家主席習近平於7月1日在港講話,整合四點體會,稱香港在「由治及興新階段」,以文化自信、貫通中西文化等優勢構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將「有利於弘揚愛國愛港主流價值觀,也將為推動香港未來發展提供動力」。

稱港為講好故事「超級聯繫人」

金融科創之間「必須有文化」

她又表示,香港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方面」的超級聯繫人角色非常關鍵,稱人類未來發展需要「對話而不是對抗」,是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應有之義。她形容香港未來發展佈局不止金融及科創,提出「南金融,北科創,中間必須有文化」。

盧新寧稱,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紐約、倫敦的差距不止金融市場規模和成熟度,兩個海外城市均可稱為「世界級文化藝術之都」,其中紐約7年前制定綜合文化發展戰略規劃、倫敦連續10年位居全球城市文化實力指數榜首,形容「一流的文化藝術體育設施和文化軟實力,是衡量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因此香港有需要做好頂層設計,拓展綜合競爭力。

冀港成平台助中西文明對話

盧新寧又認為,推動中西方文明互動交流是香港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角色。她說,今年6月出席香港故宮館開幕式時曾思考,為何有了北京故宮博物院仍要再建香港故宮館。與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深入交流後一致認為,港故宮館除展示中華文明內涵,「更重要是讓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在同一平台對話,故宮文物因而展現出新的風格與價值」。她說「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未來香港更要在中國和世界的文明對話中起特殊作用。


唐英年促通關 稱「只靠內循環會內出血」

【明報專訊】疫情持續,本地對外通關未有期。政協常委、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昨出席《明報》「香港新坐標—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時,要求特區政府與內地商討盡快通關,稱如港只靠內循環會「內出血」。

唐英年稱,疫情衝擊全球經濟,藝術市場不能倖免;過往本港防疫管制致個別大型展覽減少,但部分繼續舉行且取得一定成績。他希望政府藉此與內地商討盡快通關,「向世界重新展示香港的魅力」。

唐又稱,現時應研究「管控疫情未來何去何從」,認為無論本港或國家,也可利用香港為試點,「我們不可內循環,如靠內循環,其實在內出血,所以我們跟內地非常不同,內地經濟容量大可以內循環,他們經濟容量遠遠大於我們700萬市民」,強調本港必須與內地、國際以至全球的對外經濟交流。

西九管理局董事局成員、中國文物文化推廣專家黑國強於專題論壇環節說,倘明年本港繼續內循環,便「頂唔順」,解釋本港六成參展商來自西方,兩成來自內地,「若兩邊的關也不通,真係頂唔順」,包括影響一年一度的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和旅發局,形容大家皆「好困難」。

黑國強:參展商、旅發局皆好困難

孫煜:金融企業應扶助本地文藝

中國銀行(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認為文體旅局的設立及多個藝術場館陸續落成啟用,足見特區政府的重視。他表示,金融企業肩負獨特使命和責任,業界應積極發揮力量,扶助本地文化藝術事業。

另外,九龍倉大股東吳光正昨日(8日)發表「暢通便捷,入境解控,香港起跑!」為題的文章,促政府入境解控,但「香港優先」處理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