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灶財 NFT

墨寶。新聞 — 歷史定格與傳承

新聞是歷史的初稿,《明報》記錄新聞也傳承歷史,把大大小小的人物在歷史洪流中定格。創新亦是「明報文化館」的重要元素,是次以曾灶財為主題製作的首套公開發售NFT,特意與本地街頭藝術家MC仁聯乘,實行二次創作,向本地元祖街頭藝術致敬,期望刷出新火花。

曾灶財 NFT

城市畫布批奏

香港未興起「街頭塗鴉」之時,曾灶財已執筆在街頭「批奏」,幾乎沒有香港人未見過他的真迹、墨寶,整個城市都是他的畫布,就連告票也要批閱。 

塗塗畫畫50年,曾灶財的作品自成一派,其獨特的風格和內容,甚至啟發了後來的本地塗鴉者。《明報》創作此動圖(gif),看看將曾灶財字跡結合現時的塗鴉風格,又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播放影音

城市畫布批奏

曾灶財街頭「批奏」50年,幾乎沒有香港人未見過他的真迹、墨寶,整個城市都是他的畫布,連告票也要批閱。 

《明報》拍下了不少曾灶財塗鴉的相片,每張都非常珍貴,我們抽出其中三幅他正在塗鴉的相片,並製作連環圖影片,以記錄當年皇帝「批奏」的風采。 

曾灶財 NFT

皇上駕到

晚年的曾灶財,行動不便,需要借助拐杖、輪椅出入,但他仍樂於出巡,做個親民的皇帝。 

《明報》以像素畫(8bit)製作此動圖(gif),讓生於上世紀初的曾灶財,遇上這種最能代表電子世代的風格。九龍皇帝和他的字跡,雖在現實世界漸漸消亡,但數碼化的領域卻可永垂不朽。 

曾灶財 NFT

皇帝墨寶今拍賣 料2萬成交

2004年10月31日《明報》,曾灶財墨寶登上蘇富比拍賣榜,促成好事的藝評人劉健威,細數他多年來四出推廣曾的作品、辦展覧,最終修成正果,讓曾的藝術獲得國際認同。

曾灶財 NFT

曾灶財去世

2007年7月26日, 《明報》以港聞A3版,將曾灶財墨寶與新聞融合,為九龍皇帝「駕崩」作致敬,留下歷史的一格。

曾灶財在2007年7月中因心臟病發逝世,享年八十有多,四處塗鴉的墨寶成為絕唱。

曾灶財 NFT

梁文道:絕對港人回憶

2007年7月26日, 《明報》以港聞A4版,外界對曾灶財的個人和作品評價有褒有貶,記者訪問了文化人、書法家、攝影師、街頭藝術家,各抒己見。

曾灶財 NFT

國皇曾灶財:劉生,我哋又辦展覽,好嗎?​

2007年7月28日,曾灶財「駕崩」後《明報》世紀版刊登了一篇曾灶財友人、藝評人劉霜陽(劉健威)的文章,當中重點談及其中一個具爭議性的話題:曾灶財書寫的到底是不是藝術?也提到曾晚年時想再辦展覽的要求。這個版面設計是以曾正在書寫的背影相片,加上將他的字體合併成裝飾元素,突出文中討論的主題。

曾灶財 NFT

財叔,香港始終有你

2007年7月29日,曾灶財「駕崩」後, 《明報》星期日生活找來了跟他有多年交情的吳文正和攝影師謝至德,各抒寫對他的印象,他們眼中的 「皇帝」 , 是一個思念骨肉的老好人 ,是一個清高的藝術家。還公開數幅他們為「財叔」拍下的珍藏照片。

曾灶財 NFT

九龍皇帝本紀

2007年7月29日,曾灶財「駕崩」後, 《明報》星期日生活全版兩文一表,文是一英一中,英文是陶傑為《九龍皇帝》一書寫序,直剖九龍皇帝,横掃香港文化;中文是記者採訪《九龍皇帝》一書作者鍾燕齊,講述他與國皇的「最後時光」;表是「曾家皇朝」家族人脈關係。

曾灶財 NFT

墨念國皇風釆

2008年1月4日《明報》 ,曾灶財「駕崩」後,藝評人劉健威終圓曾灶財心願,再次舉辦九龍皇帝的個人展覽 。

一個關於曾灶財的回顧展覽,曾一生到處宣示其國皇的主權,全城墨寶處處,部分珍藏甚具特色,版面大相暖水壺尤其突出。

曾灶財 NFT

〈曾灶財去世〉版面大相

曾灶財逝世的《明報》新聞版面。簡介用了這張作為主相,相中撐著拐杖的曾灶財站在墨寶背景前面。照片不論構圖或曾的表情,都甚有中外皇室或政要人員拍官方照的風釆,是曾灶財鮮有四四正正的留影。

曾灶財 NFT

〈國皇曾灶財:劉生,我哋又辦展覽,好嗎?〉版面大相

《明報》世紀版刊登一篇藝評人劉健威撰寫關於曾灶財文章配的主要相片。相中是曾灶財正在街頭埋首創作,他正沉浸在自己書寫的字海中,我們見到的是一個努力創作、不理旁人的快樂背影。

曾灶財 NFT

九龍皇帝的《明報》足迹 ​

近卅年,《明報》一直有跟進「九龍皇帝」曾灶財的消息,早期多是他在公眾地方塗鴉的突發新聞,之後才慢慢多了關於他的身世、書法等軟性文章,再後期是作品拍賣、「駕崩」等報道,近期也有M+開館曾灶財展覽的資訊。《明報》見證了這位香港傳奇人物的下半生。

播放影音

一個香港.一個皇帝.一個皇后

九龍皇帝 1921-2007,享年 85
皇后碼頭 1925-2007,享年 81

這對港人熟悉的皇帝和皇后,雖有夫婦之名,卻無伉儷之實;一個在九龍稱王,一個坐鎮港島。二人雖則維港兩岸凝神對視多年,一輩子可能從未相遇。他們並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就在同一年的夏天「駕崩」, 在同一時空下,命運把他倆繫在一起。

巧合的是,他們生前都沒有經歷登基大典,也沒有後宮妃嬪三千,不僅沒有金碧輝煌皇宮,逝時亦無風光大葬。他們就連結局也驚人相似——皇帝留在城市各處的墨寶清洗七七八八,皇后的殘骸至今仍無處容身。

但是,即便一個「皇朝」如此草草告終,在七百萬巿民留下的遺產,是永誌不忘的集體回憶,《明報》製作此影片,記念皇帝的鐵畫銀勾書法,以及俯瞰海港的船舟泊處。

購買明報NFT「常見問題」

要成功進行NFT交易,首先要先下載及安裝電子錢包(E-wallet)。手機用户可到iOS App Store或GooglePlay下載,而電腦用户則可於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之類的線上商店內,加插此擴充功能。

是次明報文化館所選用的平台為OpenSea,在OpenSea買明報文化館的NFT需要先申請電子錢包,以MetaMask (https://metamask.io) 做例子:MetaMask需要一組密碼,來防止外人盜用閣下的電子錢包,因而需要為錢包設置密碼;設置密碼的步驟完成後,系統將自動生成12個字的秘密恢復短語(Recovery Phrase)。

須注意,只要任何人知道閣下MetaMask錢包Recovery Phrase,就可以取用你的錢包(包括把所有錢取走)。若果閣下忘記了錢包的Recovery Phrase,任何人(包括 Metamask 公司)均不能取得/還原你的Recovery Phrase;所以,必須把系統生成出來的Recovery Phrase抄在紙上,及收藏在安全的地方!

之後,需要再次輸入Recovery Phrase。完成後,按「Complete Backup」。最後,閣下將MetaMask電子錢包連接至OpenSea後,確認電子錢包內有足夠的以太幤(ETH)後便可以用電子錢包內的以太幣(ETH)購買明報的NFT。

* MetaMask開戶詳情,可參考教學(App版本 按此閱讀)、(網頁版本 按此閱讀

觀看以下影片

創立電子錢包後,就要購入加密貨幣,其中最常用作NFT交易的為以太幣(ETH),你可以從加密貨幣交易所、電子錢包和加密貨幣找換店購買加密貨幣,購買加密貨幣時需支付手續費及燃費(Gas Fee)。

■ 電子錢包(以MetaMask為例):

MetaMask連接支付工具 Wyre(只支援購買以太幣),MetaMask會幫你跳轉到Wyre購買以太幣(ETH),可直接以信用卡購買以太幣(ETH)。除了信用卡以外,在Wyre也可以透過Apple Pay購買以太幣(ETH)。

■ 加密貨幣交易所:

加密貨幣交易所常見的付款方法包括Mastercard或Visa卡、銀行轉賬等,視乎平台而異。

■ 加密貨幣找換店:

顧名思義就如大家去人民幣或者外幣找換店,利用現金直接經由找換商購入和賣出比特幣(Bitcoin)和以太幣(ETH),向店鋪進行報價,然後到銀行匯入資金再通知店鋪,店鋪便會將加密貨幣傳送到登記者的加密貨幣錢包。

*購買加密貨幣詳情,可參考教學(按此閱讀

閣下如欲購買明報文化館的NFT,需到OpenSea (https://opensea.io),登入閣下已登記的電子錢包,搜尋「Ming Pao Culture Museum」,即可選購明報文化館推出的NFT。

在OpenSea開戶需先註冊一個可交易以太幣(ETH)的電子錢包,然後於OpenSea連接電子錢包即可開戶。

* MetaMask開戶詳情,可參考教學(App版本 按此閱讀)、(網頁版本 按此閱讀

觀看以下影片

每次購物均需支付平台交易費,每個平台的交易費都不同,而OpenSea的交易費為每筆交易的2.5%。

另外,購買 NFT亦需支付燃費(Gas Fee)給處理區塊鏈的礦工,燃費是不固定的,視乎當時以太坊上的價格波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