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明報》主辦、中國銀行(香港)獨家贊助,並獲13間機構全力支持的「香港新坐標──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已於9月8日假故宮文化博物館演講廳圓滿舉行。當日逾200名來自文化藝術界、政商界、學術界等翹楚及相關產業持份者的蒞臨,冀共同為香港成為文化之都,成為連接國家與世界的文化樞紐,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等的方向發展出謀劃策;在推動和實踐藝術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更為青年可肩負的角色和開拓更多元的出路集思廣益。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
為了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及發掘本地產業潛能,政府將會從四大方向推動本港文化藝術發展。首先政府會逐步建立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和多元文化空間,為藝術家、藝團和從業者提供土壤,共同孕育文化藝術創作。另外,政府將會加強與內地以及海外藝術文化機構的交流合作,進一步確立香港在國際藝壇的地位。政府亦將把握國際趨勢,增撥資源鼓勵文化及創意業界擁抱數碼科技。為壯大香港的文化藝術人才庫,政府會聯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演藝學院、藝發局及香港藝術中心等,推進人才培育。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盧新寧:
香港應增強文化自信,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的主流價值觀,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向國際說好中國和香港故事。「一流的文化藝術體育設施和文化軟實力,是衡量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香港要做好頂層設計,拓展綜合競爭力。香港、紐約及倫敦同為金融中心,香港與兩城市差距除了金融市場規模,也包括文藝發展,期望推動文化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南金融,北科創,中間必須有文化。」促進中西方文明互動交流是香港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角色。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
要發展成為一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要發揮獨特的優勢,要匯集中外文化、推動中外協作和有機結合,以及令來自不同地方的文化元素均能在香港綻放光芒。政府已撥款7,000萬元提升演藝場地的設備,而各相關政策局轄下基金已預留了一億港元,供有意推動藝術科技的人士申請。另就藝術科技人才而言,政府將在東九文化中心立名為「創館」(TheLab)的試驗場,並成立「東九文化中心藝術科技學院」,提供有系統的培訓及製作不同類型的藝術科技節目。政府亦會透過文化藝術平台促進合作,協助本地文藝界為作品尋找市場和建立產業鏈。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
隨着香港成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M+及故宮文化博物館收藏經典藝術品及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將藝術普及化,香港絕對具備條件成為亞洲首個成功的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儘管過去因為新冠疫情的防控管制,個別大型展覽減少,但部分繼續舉行,且取得一定成績,希望特區政府借此契機,與內地商討盡快開通兩地關口,「向世界重新展示香港的魅力」。同時透過推動文化發展,抓緊社會團結的心,讓年輕人感受與祖國同氣連枝的源遠文化,探索追求中華文化的熱忱,讓他們了解國家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中國銀行(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同時也是享譽全球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心。金融企業廣泛參與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在支持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建設方面,也肩負着獨特的使命與責任。金融界應積極發揮金融力量,支持香港強化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橋樑紐帶作用,扶助本地文化藝術事業蓬勃發展,支持民俗文物保育,推廣文化藝術普及,為藝術從業人員、文藝愛好者以及藝術投資者提供投融資、保險等全方位金融服務,助力香港搭建創意平台、優化藝術市場、弘揚人文精神。
《明報》總編輯陳錦強:
歷史上、地理上,香港都是一個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理想之地。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特別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中央政府對香港在國際藝術文化交流領域的肯定和期盼,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也明確提出,要銳意把香港塑造成「文化之都」。目標及機遇擺在眼前,硬件也萬事俱備,軟件、人才如何配合,讓曲高而不和寡,孤芳亦能共賞,讓文化及創意產業,以及文化服務快速成長,既能夠提高人們的精神素養,又能夠積極培養文藝人才及行政人員,促進社會經濟增長及帶來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