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港人近半世紀的珍寶海鮮舫於6月離港後沉沒,令人婉惜的同時,亦掀起關注海鮮舫保育歷史的討論。有歷史專家指,海鮮舫源自供水上人唱歌吃喝、酒席宴會的「歌堂船」,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有熱心人士發起在元宇宙創建博物館MegaX Museum,致力記錄消失中的事物;加上也落戶MegaX的「明報文化館」展示的新聞館藏,盼能攜手保留和傳承珍貴的歷史和文化。
由「歌堂船」到海鮮舫
陸上人喜慶日子會到酒家做節,水上人也一樣,舊時漁民極少上岸,當有婚嫁、賀壽、嬰兒出生等紅事,他們便會在水上酒家擺筵席,漁民生活的水上區域一般都有這些食舫,叫法不盡相同,有些叫作「水上大禮堂」、「歌堂船」或「歌堂躉」。
根據資料顯示,1930年代開始,大批原本在廣州沿海聚居的漁民遷移到香港,令香港仔聚居的水上人口上升,「水上大禮堂」亦多了起來。二戰後,停泊在香港仔避風塘的「水上大禮堂」有5、6艘之多。當年香港仔、鴨脷洲和深灣都有墳場,不少市民參加完殯葬儀式都會一起用餐,由於陸上食店不多,他們便幫襯這些海上食肆。漸漸地,食舫的顧客不再限於漁民,「愈做愈大」,演變到後來的大型海鮮舫。
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稱,令這些海鮮舫聲名大噪的是1955年的荷李活電影《生死戀》(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當中艇戶搖着艇接送客人上落海鮮舫的場景對外國人最為吸引,以致他們到訪海鮮舫時,指明要搖櫓過去,「船老闆招呼外國客人,個個都說要『rowing』、『rowing』,不肯乘搭新式駁艇,成為當時海鮮舫的一番風情。」
當年海鮮舫接待的客人以洋人居多,對於本地人來說一來太遠、二來太貴,鄭寶鴻憶述:「記得五、六十年代有鄰居朋友提議到香港仔食海鮮,我覺得簡直是豪舉,因為單單坐巴士到香港仔便要7毫子,不過他們說那些海鮮在海中撈起便吃,夠新鮮,也是一種風味。」
宮廷式建築源於1970年代中國熱
海鮮舫另一特色是其建築風格,無論大堂、廳房、門廊、亭閣等都極似傳統中國宮殿裝潢,鄭寶鴻相信是以隋煬帝南巡時所用的龍舟為靈感。而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翌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世界掀起了一股中國熱,鄭寶鴻認為珍寶海鮮舫以中國宮廷式建造也是源於這股熱潮,適逢當時中國大陸正值文革,對外不開放,這些裝飾得金碧輝煌的海鮮舫便吸引了很多仰慕中華文化、中國風的外國人。
鄭寶鴻指,1960至1970年代最多人到海鮮舫吃飯,到了1980年代,因為陸上的提供海鮮的餐廳多了,人們有其他選擇,熱潮便開始冷卻,多是辦喜慶宴會才會到海鮮舫。
集年青力量 創新方式保育傳統
眼見海鮮舫熱潮減退,有人不忍這道集體回憶和歷史文化消失,決心將它保留和傳承下去,資深數碼顧問何緯豐博士(Vincent)便是其中一位有心人。何緯豐有感過去幾年香港很多傳統文化逐漸消失,腦海出現一個大問號:「為何不能將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事物在元宇宙中重現?」因緣際會遇到志同道合的創作人郭俊亨,同樣認為很多舊事舊物不復見,也萌生將它們帶進元宇宙的念頭。
二人一拍即合,MegaX Museum的計劃便由此誕生。顧名思義,MegaX Museum是個博物館,地點在元宇宙。Vincent希望透過它傳承歷史文化,因此認為這項工作一定要交給年輕人,「元宇宙才剛起步,自由空間大很多,是年輕人的新視野,很值得開發。」
為了找尋年輕的合作伙伴實踐計劃,Vincent聯絡到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分校資訊科技學科高級講師李德偉。李sir教授的課程與虛擬實境有關,經商討後,落實與幾位學生一起參與這個項目,負責將設計圖立體化。
加入計劃的初期,李sir和同學先做資料蒐集,包括到珍寶海鮮舫拍攝照片和片段,用於日後分析如何重建船隻的內櫳。他們在製作過程中需要參考船隻的正面圖和側面圖,透過3D軟件調整虛擬船艙部件的大小,盡量配合整艘船的尺寸。
元宇宙的特別之處是不受地域限制,李sir的團隊亦體現了此概念。其中一位成員是身在加拿大的廖健池同學,他參與了橋和碼頭的設計,並負責製作船艙內部和燈光,雖然他與香港的隊友有12小時的時差,但無礙彼此溝通合作。廖同學亦對文化保育十分有興趣,原來他的畢業作品是製作一條VR版的廟街,他希望藉着MegaX Museum這個項目推廣元宇宙的意義,並提升大家的保育意識。
文化保育新思維
以元宇宙作保育是新鮮事,也是趨勢,鄭寶鴻說,如要保育一件事最好當然是在它消失前多支持,對於已消失的事物則放上元宇宙也無妨,「尤其將過往香港發生過的事和景象表現出來,讓年輕新一代有認知,或上一代亦可藉此記起一些回憶,都是一回好事。」
至於大家可以在MegaX Museum上看到什麼?Vincent透露,他們正在安排一些有舊電影元素的展覽,或者一些曾經存在的物品和建築物,例如曾灶財的墨寶、九龍城寨等,也可透過「明報文化館」展示的館藏將它們立體化地呈現。
藝術家Pat Lee任設計師 融合中西文化 保留老香港味
MegaX Museum的設計師,是曾繪畫《蝙蝠俠》、《變形金剛》、《蜘蛛俠》等多套經典超級英雄漫畫的藝術家Pat Lee。Pat出生和成長都在加拿大,至10多年前來港發展,最觸動他的是昔日香港吸引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而海鮮舫是遊客匯聚的地方,曾接待過荷李活明星甚至英女王,每人在那裏都有自己的經歷,使得海鮮舫充滿中國傳統建築特色之餘,同時亦非常多元和國際化,Pat嘗試在MegaX Museum的設計中延續這種獨特體驗,「我想辦法在加入傳統中國元素的同時,又不會令設計過於古舊,但仍可讓人一眼就看出『Oh! This is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Cyberpunk風格加入東方元素
東西匯合總會擦出奇妙的火花,Pat創作過程中以《銀翼殺手》這套電影為靈感,電影中描繪的未來世界除了人工智能等科幻元素,還偏佈了中文廣告牌、亞洲面孔等東方元素,這種美學風格啟發了他對於MegaX Museum的想像——一艘結合了中國傳統特色和未來科技、在元宇宙航行的太空船。於是,Pat設計的MegaX Museum外觀採用了中國傳統建築附以龍、祥雲等文化特色,並加入了仿霓虹燈的色彩,內裏則是充滿未來主義風格的流線型設計,希望營造出Cyberpunk的氣氛和感覺。
設計3D圖感有趣 盼創造獨特體驗空間
主力繪畫漫畫的他,對於要設計一艘立體的太空船覺得非常好玩,他說:「設計3D模型圖時必須非常精確,亦須知道如何向3D建模師translate自己的設計,以便他轉化為3D,要確保大家都在同一個願景內,因為有時會添加很多不同的東西,可能天花板不夠高等等,所以需要很準確,這體驗就像為電子遊戲設計角色。」
對於MegaX Museum,Pat也有自己的期許,「我希望透過在元宇宙創造一個讓人可以繼續體驗香港歷史的空間,不僅如此,其他藝術家也可以在那裏表達自身經歷。」
文:何雍怡
攝影:何耀勤、陳國良、受訪者提供